熊蓋站 - 首頁

  Plurk Twitter    

» 您尚未 登入註冊 | 說明 | 娛樂中心 | 點歌 | 聊天留言 | 最新 | 精華 | 論壇 | 資訊 | 首頁 | 影音模式

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

-  熊蓋站 (http://localhost/phpwind//index.php)
--  圖片分享 (http://localhost/phpwind//thread.php?fid=90&page=9)
--  【貼圖】中國十大玉雕 (http://localhost/phpwind//read.php?fid=90&tid=14242)


--  作者:abin
--  發佈時間:2005 10 1 3:25 PM

--  【貼圖】中國十大玉雕


《富貴長壽》
該作品13×19CM,以極其罕見的天然金黃水晶創作,並以立雕、
圓雕等技法雕刻,作品構思獨特,富有強烈的藝術韻味。
作品意喻富貴平安、長長久久、圓圓滿滿、生意興隆,也是消災辟邪鎮宅的吉祥之物

《日麗河山》
作品《日麗河山》40×36CM 作者陳舟,以名貴雞血石雕刻,
刻畫了錦繡河山的美景,作者以嫻熟細膩的技法把亭台樓閣、
繁茂勁松、綠樹、小橋流水等刻畫出美的形態,
使人感受大自然那巧奪天工鬼斧神工的藝術韻味,
作品充分利用其俏色再顯了我國工藝美術獨到的藝術魅力。

《花開富貴》
翡翠《花開富貴》30×40CM。該作品以鏤雕技法把百花齊放、
喜氣百鳥刻畫得生動、活潑。作品中以民間喜聞樂見的牡丹、
佛手、壽桃、石榴等圖案表現,寓意著人們對幸福生活、富有和長壽的追求。
作品展現出"雙喜臨門"、"喜報春先"「花開富貴」的熱烈喜慶

《招財金蟾》
琉璃《招財金蟾》12×11×9CM,以五彩繽紛的色彩及柔和潤滑的質感更使人迷戀。
金蟾口含一串錢幣昂首向上,爪下滿是金錢,體現出特有中國民間神秘色彩,
意喻招財納福國泰民安的象徵。

《白玉雙龍瓶》
龍是中國人民心目中最神異的動物,《通雅》中有“龍珠在頜”的說法。
龍珠被認為是一種寶珠,可避水火。有二龍戲珠,也有群龍戲珠和雲龍捧壽,
都是表示吉祥安泰和祝頌平安與長壽之意,也是消災納福之神獸。  
該《白玉雙龍瓶》作品16×30CM,採用新疆和田白玉以高浮雕、鏤雕技法雕刻,
表現極具細膩完美,再現了高超的工藝和匠心獨具的藝術構思,
使作品極富濃郁的東方文化底蘊和深邃的文化淵源。

《豐收》
張愛廷,中國工藝美術大師。1939年出生在青田鶴城鎮。
張愛廷技術全面,工藝高超,並富有創新,為石雕行業所推崇,
實為難得之一代人才。舉凡人物、山水、花卉、動物、植物無不精通;
鏤雕、圓雕、淺雕、浮雕,無不熟諳。
該《報春》作品55×75CM,是張愛廷先生的精品之作。

《西廂記》
玉雕《西廂記》插屏直徑24×43cm。取以中國古典名著題材,作品以浮雕、
薄意雕刻技法,作品突出對人物神態的刻畫。人物造型準確、表情變化各異、
形象生動活潑,畫面以簡潔的背景更烘托出其主題。
該作品以圓形創作更是意喻了有緣千里來相會的意境

《龍嘯九天》
作品《龍嘯九天》寬33CM高112CM,採用天然水晶極品「金髮晶」,
整件作品構思嚴謹,設計古樸莊重,大方,氣勢宏大。
以多變的鏤雕、圓雕雕刻技法,水晶以其透明的質感使作品增添了一種祥和富貴之氣。
作品巧妙,用透明和磨砂工藝,祥龍的神態更顯栩栩如生,使作品更顯藝術之神韻。
龍象徵著權力,它是和平的使者,也是消災辟邪鎮宅的吉祥之物。

《福壽無疆》
作品《福壽無疆》17×30CM,運用立雕、鏤雕技法雕刻,以碩果壽桃、佛手、
石榴為主題,意喻福壽無疆、子孫滿堂,整件作品以寫實手法表現,
充分利用其翡翠俏色,更突出了作品的意境。

滿雕圓雲石地屏
該紫檀滿雕圓雲石地屏285×75×310CM,採用南洋紫檀木。
其質堅硬,密度極高,其材質黝黑如漆,幾不見紋理,圓雲石直經200CM,
該地屏共耗3.6噸紫檀木材,整件作品以九龍戲珠構思設計,整體以高浮雕、
立雕技法創作,滿雕九龍氣勢宏偉,更顯皇家氣派,其雕工精美絕倫,是紫檀木雕中最宏大的極品



--  作者:泡泡龍
--  發佈時間:2005 10 2 11:26 AM

--  


圖片怎麼都一樣...


v 最新文章        熊蓋站為自由討論論壇,所有個人行為或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。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聯絡我們,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        v 精華文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

奇摩搜尋
完全比對 模糊比對

線上收看: 景點即時影像 | 線上查詢: 火車時刻表最上方

    Powered by 熊蓋站  Code © 2005-2025 Plurk Twitter 
讀取秒數Time 0.038957 second(s),query:3 Gzip enabled
   現在時間是 2025-2-12 0: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