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的埃及人在6000多年前(4000BC)到5500多年前(3500BC)之間就分別在上埃及(尼羅河河谷)與下埃及(尼羅河三角洲)建立相當有規模的聚落。由於自然環境不同,上、下埃及發展出不同的文化與信仰。大約在公元前3100年,工藝水準較高的上埃及統一了下埃及,建立埃及第一王朝,並且在位於上、下埃及交界的孟斐斯(Memphis)建立國都。孟斐斯的首都地位到了中王國時期被位於下埃及的底比斯(Thebes)取代,但仍然是重要的政治和宗教中心。上埃及與下埃及的分合一直是埃及歷史上的重要事件,法老王的稱號往往刻意強調他是「上、下埃及的國王」 。埃及人自己和鄰近民族往往稱埃及為「兩地」(the two lands) ,好像我們現在稱大陸和台灣為「兩岸」一樣。